新质生产力以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为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设定了新的标杆。在以实体经济为核心,致力于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目标指引下,这种生产力的演进不仅预示着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和技术革新的加速,也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针对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持续深化改革,以高质量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首先,职业教育要系统性升级人才培养目标。要将人才培养目标从传统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拓展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问题解决、团队合作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这意味着不仅要在人才培养规格中加强这些综合素养的培养,还要将它们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关键指标。这一点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2024年3月发布的PISA职业教育测评框架所强调的就业技能高度契合。该框架涵盖五大职业领域(汽车技术员、商业和管理、电工、护理/保健助理和酒店接待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并重视评估学习者的就业技能,包括读写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任务表现(责任心)和协作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评估,不仅是对职业教育面向国际发展趋势、满足未来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方向的明确指向,也响应了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核心要求。
再次,职业教育要根本性变革教育教学方式。一是以高科技为驱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中。例如,开发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训室、在线教育平台等,打造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提升教育资源的可接入性和可访问性;利用大数据分析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进度,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提升学习效率和成果。二是探索建立跨专业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跨界视野和协同合作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和职业需求。三是进一步强化与地方产业和企业的紧密合作,通过设计定制化课程等形式,使学生能直接接触行业前沿,实现教育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